詳細介紹
經銷美國摩爾Moore信號隔離器、美國摩爾Moore轉換器、美國摩爾Moore分配器、美國摩爾Moore報警設定器、美國摩爾Moore溫度變送器、美國摩爾Moore一體化溫變器等產品。美國Moore Industries公司創(chuàng)建于1968年,Moore工業(yè)是工業(yè)過程控制、系統成套、自動化測量領域中的專業(yè)公司。當您需要將現場過程信號與計算機系統、顯示儀表及其它儀表設備連接時,Moore的技術、服務和經驗將幫助您高效、安全、經濟地完成工作。Moore的接口儀表幫助工業(yè)生產正常運作,主要的服務對象包括有:化學和石油化工,電力發(fā)動和傳送,石油的萃取、提煉和運輸,紙漿工業(yè),食品和飲料業(yè),煤礦及金屬冶煉業(yè),半導體及微電子工業(yè),生物制藥,工業(yè)機械設備,水及廢水處理,環(huán)境污染監(jiān)控等。Moore智能HART協議回路監(jiān)視器及接口儀表,Moore分布式I/O和數據通訊系統,Moore電/氣和氣/電轉換器,Moore交流電力變換器與監(jiān)視器,Moore指示儀和數顯表及其它產品與附件。
Moore MDS/PRG/PRG/10-30DC/-APP-MAO [DIN] 接口模塊
Moore IPT/4-20MA/20-100KPA/140K-FAF1[DIN] Nr.2181725 壓力變送器
Moore ECT/4-20MA/2X4-20MA/230AC 信號轉換器
Moore 40-100 自動控制器
Moore 40-15 自動控制器
Moore 42H-30 自動控制器
Moore PSD/4-20mA/PRG/2.3VLP/-LMD 可編程控制器
Moore PTX/2.2K-0-100/4-20MA/12-42DC [DIN] 電位計變送器
Moore SPA2/TPRG/2PRG/U [DIN] 可編程控制器
Moore 535-2112-00000 控制器
Moore IPX2 MODEL IPX2/4-20MA/3-15PSIG/20PSI SN 2325355 壓力變送器
Moore ECT/4-20MA/4-20MA/12-42DC[D/N] 信號轉換器
Moore SPT/TPRG/PRG/U/-C [DIN] 可編程控制器
Moore 760P15BAAG12D6 閥門定位器
Moore HMC/HART/MB/24DC [DIN] 總線模塊
Moore TCM/TPRG/HART/15-30DC [DIN] 總線模塊
Moore STA/HLPRG/3PRG/24DC [DIN] 可編程控制器
Moore TRY/A-P2/U2-T0/S316/26-RES-WSPT104-06-VTB-CL7 溫度傳感器
Moore 353D4F1NNNNNNA4 自動控制器
Moore MDS/PRG/PRG/10-30DC-APP-MAO(DIN) 接口模塊
Moore PWT/120AC,1A/4-20MAB/-2E-50HZ-240AC-SPCCE [DM] 壓力變送器
Moore 42-15 自動控制器
Moore THZ2/TPRG/4-20MA/12-30DC 溫度變送器
Moore PAC/5A/4-20MA/S/-240AC-50H [SM] 壓力變送器
Moore 353D4F1NNENNNA4 自動控制器
摩爾Moore信號隔離器
1965年4月19日,《電子學》雜志(Electronics Magazine)第114頁發(fā)表了摩爾(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工程師)撰寫的文章<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組件>,文中預言半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電阻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。
1975年,摩爾在IEEE電子組件大會上提交了一篇論文,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摩爾定律進行了修正,把“每年增加一倍”改為“每兩年增加一倍”,而普遍流行的說法是“每18個月增加一倍”。但1997年9月,摩爾在接受一次采訪時聲明,他從來沒有說過“每18個月增加一倍”,而且SEMATECH路線圖跟隨24個月的周期。
大抵而言,若在相同面積的晶圓下生產同樣規(guī)格的IC,隨著制程技術的進步,每隔一年半,IC產出量就可增加一倍,換算為成本,即每隔一年半成本可降低五成,平均每年成本可降低三成多。就摩爾定律延伸,IC技術每隔一年半推進一個世代。
摩爾定律是簡單評估半導體技術進展的經驗法則,其重要的意義在于長期而言,IC制程技術是以一直線的方式向前推展,使得IC產品能持續(xù)降低成本,提升性能,增加功能。
1998年時,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表示,摩爾定律在過去30年相當有效,未來10到15年應依然適用。
但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,“摩爾定律”的時代將會退出,因為研究和實驗室的成本需求十分高昂,而有財力投資在創(chuàng)建和維護芯片工廠的企業(yè)很少。而且制程也越來越接近半導體的物理極限,將會難以再縮小下去。
由于高純硅的*性,集成度越高,晶體管的價格越便宜,這樣也就引出了摩爾定律的經濟學效益,在20世紀60年代初,一個晶體管要10美元左右,但隨著晶體管越來越小,直小到一根頭發(fā)絲上可以放1000個晶體管時,每個晶體管的價格只有千分之一美分。據有關統計,按運算10萬次乘法的價格算,IBM704計算機為85美分,IBM709降到17美分,而60年代中期IBM耗資50億研制的IBM360系統計算機已變?yōu)?.0美分。 摩爾定律的定義歸納起來,主要有以下三種版本:
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,每隔18個月就翻一倍。
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,或價格下降一半。
用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計算機性能,每隔18個月翻兩倍。
以上幾種說法中,以*種說法較為普遍,第二、三兩種說法涉及到價格因素,其實質是一樣的。三種說法雖然各有千秋,但在一點上是共同的,即“翻倍”的周期都是18個月,至于翻倍的是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“電路的數目”,是整個“計算機的性能”,還是“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性能”就見仁見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