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屬材料拉力試驗機標準定義
閱讀:1818 發(fā)布時間:2016-2-29
金屬材料 拉力試驗機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
1原理
試驗系用拉力拉伸試樣,一般拉至斷裂,測定標準定義的一項或幾項力學性能
除非另有規(guī)定,試驗一般在室溫10°C-35°C范圍內進行。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,試驗溫度應為23°C士5°C。
2定義
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。
2.1標距gauge length
測量伸長用的試樣圓柱或棱柱部分的長度。
2.1.1原始標距(Lo) original gauge length
施力前的試樣標距。
2.1.2斷后標距(Lu) final gauge length
試樣斷裂后的標距
2.2平行長度(L)parallel length
試樣兩頭部或兩夾持部分(不帶頭試樣)之間平行部分的長度
2.3伸長elongation
試驗期間任一時刻原始標距(Lo)的增量。
2.4伸長率percentage elongation
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(Lo)之比的百分率。
2.5引伸計標距(Le) 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
用引伸計測量試樣延伸時所使用試樣平行長度部分的長度。測定屈服強度和規(guī)定強度性能時推薦Lc≧Lo/2,測定屈服點延伸率和zui大力時或在zui大力之后的性能,推薦Le,等于Lo或近似等于Lu,
2.6延伸extension
試驗期間任一給定時刻引伸計標距(Le)的增量。
2.7斷面收縮率(Z)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
斷裂后試樣橫截面積的zui大縮減量(So-Su)與原始橫截面積(So)之比的百分率
2.8zui大力(Fm) maximum force
試樣在屈服階段之后所能抵抗的zui大力。對于無明顯屈服(連續(xù)屈服)的金屬材料,為試驗期間的zui大力。
2.9應力stress
試驗期間任一時刻的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(So)之商。
2.9.1抗拉強度(Rm) tensile strength
相應zui大力(Fm)的應力。
2.9.2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
當金屬材料呈現(xiàn)屈服現(xiàn)象時,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發(fā)生而力不增加的應力點,應區(qū)分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。
1原理
試驗系用拉力拉伸試樣,一般拉至斷裂,測定標準定義的一項或幾項力學性能
除非另有規(guī)定,試驗一般在室溫10°C-35°C范圍內進行。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,試驗溫度應為23°C士5°C。
2定義
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。
2.1標距gauge length
測量伸長用的試樣圓柱或棱柱部分的長度。
2.1.1原始標距(Lo) original gauge length
施力前的試樣標距。
2.1.2斷后標距(Lu) final gauge length
試樣斷裂后的標距
2.2平行長度(L)parallel length
試樣兩頭部或兩夾持部分(不帶頭試樣)之間平行部分的長度
2.3伸長elongation
試驗期間任一時刻原始標距(Lo)的增量。
2.4伸長率percentage elongation
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(Lo)之比的百分率。
2.5引伸計標距(Le) 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
用引伸計測量試樣延伸時所使用試樣平行長度部分的長度。測定屈服強度和規(guī)定強度性能時推薦Lc≧Lo/2,測定屈服點延伸率和zui大力時或在zui大力之后的性能,推薦Le,等于Lo或近似等于Lu,
2.6延伸extension
試驗期間任一給定時刻引伸計標距(Le)的增量。
2.7斷面收縮率(Z)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
斷裂后試樣橫截面積的zui大縮減量(So-Su)與原始橫截面積(So)之比的百分率
2.8zui大力(Fm) maximum force
試樣在屈服階段之后所能抵抗的zui大力。對于無明顯屈服(連續(xù)屈服)的金屬材料,為試驗期間的zui大力。
2.9應力stress
試驗期間任一時刻的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(So)之商。
2.9.1抗拉強度(Rm) tensile strength
相應zui大力(Fm)的應力。
2.9.2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
當金屬材料呈現(xiàn)屈服現(xiàn)象時,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發(fā)生而力不增加的應力點,應區(qū)分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。